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出炉!

时间:2021-08-04

近日,《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提出,着力提升全省枢纽网络服务能级,着力提升物流主体国际竞争力,着力提升物流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着力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0万亿元以上,基本形成枢纽引领、内联外通、集约高效、智慧共享、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成为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物流数字化建设先行区、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验区。

  《规划》重点围绕“一个方向、两大体系、三个高地”推进实施。聚焦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这一主攻方向。以结构性调整、技术性创新、制度性改革为路径,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系统性推进物流改革创新。完善两大支撑体系。聚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着力推进物流枢纽、物流园区联通成网,全面提升物流枢纽服务效能,有力支撑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加快推动供应链各主体各环节设施设备衔接、数据交互顺畅、资源协同共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创新高地、产业物流融合高地、民生物流服务高地三个高地,全方位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

  《规划》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形成“三横三纵”物流通道布局和“一极两翼多节点”的物流枢纽布局。重点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长江联运转运通道、沪宁综合立体通道、沿海物流开放通道、京杭绿色航运通道、中轴南北互联通道“三横三纵” 物流通道布局。以打造南京都市圈多类国家物流枢纽叠加优势为物流枢纽增长极,以苏锡常通和徐连淮物流枢纽组团为两翼,以省级物流枢纽为支撑,形成“一极两翼多节点”的物流枢纽布局。

  聚焦能级提升,推进枢纽经济跨越发展。提升枢纽集聚辐射能力,培育壮大物流枢纽运营主体,推进形成物流枢纽网络体系。统筹枢纽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强化供应链创新,推进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协同和集成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进物流与制造、商贸流通、现代农业和金融等在设施、标准、信息、主体等方面融合发展。加快数字转型,积极推动物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物流要素和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在运输、安全、监管等全面推进物流数字化管理,推进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集成应用。强化协同联动,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深化都市圈物流一体化发展,推进物流设施共建共享、网络互联互通、行业共管共治。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物流协同,推进建立苏浙沪皖物流一体化协作机制。推动与中西部省份、长江中上游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等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

  加强统筹推进,提升城乡配送循环效能。加快城市配送网络一体化,创新集约高效的城市共配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健全乡到村工业品、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双向物流服务网络。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立足国际循环,进一步畅通东向出海、西向陆路国际物流通道,增强国际航运、航空和铁路物流服务能力,完善海外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国际物流服务主体。坚持低碳环保,推动物流全链路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物流设施、技术、模式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动绿色运输、仓储和包装等全链条绿色化发展。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构建逆向物流新体系。突出重点领域,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冷链物流、航空物流、高铁物流、应急物流、粮食物流等领域发展,加强物流重点领域锻长补短。

  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工程。依托国家和省级物流枢纽,打造一批要素汇聚能力强、开放联动水平高、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物流园区织网工程。全面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省级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之间加强业务合作、功能协同、要素流动、标准对接,形成干支衔接紧、覆盖范围广、运作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园区网络。两业融合创新工程。重点围绕特高压设备等10条卓越产业链和集成电路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项目和标杆企业,打造一批服务模式新、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融合模式和对接平台。物流企业上云工程。全面推进物流全链条和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打造一批便捷高效、成本经济的物流云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云平台应用服务商,树立一批上云标杆企业。

  智力引擎升级工程。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加快培养适应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打造全国物流培训产业集聚区、物流产教融合示范区、物流创新创业先行区。县域物流提升工程。加强县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物流服务功能,补齐农村物流短板,形成有力支撑城乡经济畅通循环的功能完善、双向通达、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县域物流体系。物流领军企业培育工程。突出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运营,打造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型”领军企业、8家具有全球供应链组织能力的“供应链管理型”企业、10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精专型”领军企业、20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综合型”物流企业。绿色快递示范工程。强化绿色包装和绿色技术的应用,打造一批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生态共治的绿色快递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环保技术应用、快递包装减量化循环化新模式。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工程。突出集聚集约、功能集成、价值创造,打造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具备条件的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