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相信首都人民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自己手机上的各种购物软件,去查看网购的生活物品、药品、蔬菜、水果等物资的物流配送信息。但其实,当大家抱怨自己的快递为啥还不到,为啥预定的菜还没派送时,在车辆稀少的街头、巷尾,有着成千上万的快递员、配送员穿梭于大街小巷。据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最新消息显示,12月15日~18日,北京市连续四天每日快递揽投量保持在1500万件以上,其中投递量均在1000万件以上,12月17日达到1084万件,较12月13日投递量878万件,增长了23%。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很多市民网购了商品,却发现快递变慢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快递小哥”生病了,出现了症状,无法上岗,快递企业一线收派人员比较紧张。出现了部分快件的积压,服务时限有所延迟。“抱歉,我还有很多单没送完,不能和你聊。”“我着急去送件,客户着急要,先不和你聊。”“我没上班,目前还高烧中。”12月10号左右,《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联系了好几家快递员和即配员,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无法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接受采访。近日,记者终于与几位快递小哥取得联系,了解到了他们近期生活、工作的真实情况。“我是12月5号开始高烧的,后续浑身无力,就没办法上班。”12月17日下午4点半,邮政快递动物园站点的配送员刘占柱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从12月5号开始,他休息了四天。“我们站点一共有20个配送员,大家基本都是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陆续感染的。但好在大家都是轻症,基本都是休息了四五天,抗原转阴就赶快上岗了。“没时间让自己身体彻底去恢复。”虽然,高烧几天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往常,但是48岁的刘占柱很快到岗。

“我是12月7号测出的阳性,我们站点30多个小哥基本上都是12月15号左右那几天同时’中招’的。”12月17日晚7:50,申通北京新世界分公司配送员王东瑞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他在自己新冠阳性后仅休息了4天就转阴上岗了,其他同事大部分也基本上都是休息了四五天转阴后,便立马奔赴自己的岗位。“货多,少了谁都不行。”

“我大概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天选’配送员吧。”12月20日,京东物流北京大兴片区南海家园营业部快递员宋国强乐观地说,目前,他还没被感染,状态良好。”所以,在同区片的小哥因感染不能上岗时,他还可以帮大家分担。最近,公司从外地调配了大量的援京小哥,这让宋国强的配送压力减少了很多。“我持续高烧了两天,最高烧到39度。”12月20日下午五点半,极兔速递北京顺义杨镇网点配送员马征对记者说,有五年入伍经历的他说,长这么大,第一次高烧这么久。“当兵是为人民服务,做快递员是服务于人民。”既然选择了做这一行,这点苦没啥。“目前,我们业务部的快递员基本都康复了。”12月21日,北京顺丰安定门片区大方家业务部负责人张澎宇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介绍说,虽然,在12月初快递小哥陆续感染,但是目前该业务部50名快递员已全员在岗。

“我应该属于无症状感染,其实一直没发烧,只是轻微咳嗽了两三天。”12月20日,叮咚买菜学院路配送员张林岗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12月17日他新冠检测结果呈阴性后,就赶紧投入了工作当中。“站点不能缺人,大家都等着菜吃呢。”“这段时间,我负责的区域货量比往常大了2~3倍左右。基本上每个快递员每天都要配送600~700单。”宋国强说,这几天很多居民都在网上购药。为了能尽快把这些急需物资送到大家的手中,他甚至半夜去分拨中心帮客户提前找药。“谁都有难的时候,这个时候我能伸把手,感觉自己很踏实。”另外,考虑到小区人员的需求和运送成本,他还做了两天的“守夜侠”。“小区里小孩居多,对收货时间要求也高,单量大还送不进去,不能让客户着急,我就决定住在快递车里,这样也方便大家随时来取。”据他描述,他拿了自己的棉被,晚上铺在快递车里,身上再盖一下公司发放的冬季工服。夜色如墨,但这位“守夜侠”的红衣让寒风凛冽的北京夜晚显得如此的温暖。“一个萝卜一个坑,其实少了谁,都会造成其负责区片的派送异常。尤其是,在这段时间单量涨幅高达30~40%的情况下,必须做人员及时补充。”对此,张澎宇对记者说,为了应对片区单量增加和人员短缺的问题,他每天都会及时的和快递员沟通身体状况,根据第二天能正常出勤的快递小哥数量,以及当天货量去“排兵布阵”。

(北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大方家业务部收派员 骆子恒)另外,他表示,在人员特别缺少的情况下,他还有一套杀手锏,那就是调用“机动班”。所谓的“机动班”可以简单理解为,平时他们和大家一样负责相应的配送任务,但其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他们不仅对自己所负责区域熟悉,还会对其他人负责的区域做详细的了解。从而可以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做及时、高效的补充。“我们营业部有六个机动班。在近期解决短期的人员不足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张澎宇介绍说。“12月份截止目前,我就已经配送了1800单了。相较之前每个月我配送900~1000单,这个月多了非常多。”张林岗简单估算了一下,整个12月份他的配送单量或达3000单。“没办法,居家人数增多订单量突增,部分同事又因阳性无法正常到岗,所以,我能多跑几单是几单。”每天从早上6点起床,7点开始接单,直到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的张林岗说,每当他送完一单心里就感到非常踏实,全然忘记了自己还空着肚子。“进入12月份以来,我所负责的区域单量每天比平时多了3倍左右。”但是这对于已经负责了新世界片区(区域)快递送10多年的王东瑞而言,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每年的双十一、618已经锻炼了我应对快件激增时的配送能力。“现在,只要一扫快递码,我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该件的配送位置,甚至一看收件人的名字,就知道该单是哪家哪户的快递了。所以,基本上每天分拣完我心里就有了一整天的配送路线图,以及大概需要的配送时间。”王东瑞对记者说,今天他已经配送了近400单,目前手里还有50多单没送完,应该20多分钟后就能送完。“近些天我负责的区域基本上都有500~600单的配送任务,比之前多了近一倍的件要送。”这对马征而言,虽有压力,但是军人出身的他还是非常“能抗”的。不过由于他负责着配送范围比较分散(五个村子+一个小区),再加上大家现在比之前的防范意识强了很多。因此,基本上都采用无接触配送。很多村民要求马征把快递放在村子的街道上,但空无一人的街道,货物很可能会被狗和其他动物毁坏的风险。因此,很多时候,他会在很远的地方看客户把快递拿走后才放心离开。“稳妥送达是我的责任。”马征笑着说。“吃的够吗?热水还有吗?”这段时间宋国强负责的小区居民都给他送上了温暖。自小区正式入住后,宋国强就开始为这里的居民做配送服务,至今六年有余,他跟业主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居民们家长里短,大事小情不少麻烦宋国强,他也从不拒绝,大家相处得就像守望相助的近邻,连业主家的小孩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宋国强感觉,他和这里的居民是那种“双向奔赴,守望相助”的感情。“公司时刻的关怀以及居民对我的期待,都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宋国强说,现在有些区域,公司已经开始采用智能快递车把货物送到小区门口了,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小哥们的配送效率。“公司在发展,我也得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跟上公司的发展节奏。”宋国强笑着说。作为申通快递的老兵,王东瑞说,十多几年来,在申通工作收获了很多。“高中毕业的我,不仅可以在公司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感到公司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王东瑞说,最近这些天,公司为了给大家补充营养,无论几点回到站点,都能吃到热乎、可口的饭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王东瑞说,他会为公司站好每一天“岗”。最近,有些区域的快递小哥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的时候,会有很多兄弟们自告奋勇的去补位,没有一点犹豫。这让张澎宇非常感动,“天冷更要人心暖。”这段时间张澎宇为大家准备了足够的药物、防寒用品,熬了红薯姜糖水,供大家随时取用,还为大家准备早餐、晚餐。“如果身体不适,我会及时安排大家休息。”张澎宇还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透露,公司在大家请假休息的时候,每天会给予其一定的补贴,以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安心修养。“作为顺丰人,我们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尤其是特殊时期,兄弟们都很给力。”张澎宇说。“我做配送员才一年多,刚开始只想抱着试试的想法去做的。但是,一年多来,我越发觉得自己的工作对城市运转的重要性。也在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学习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温暖和认可。”张林岗略有激动的说,每当看到客户们收到被他亲手送达的物品时,表现出的那份喜悦,都被加让他感到自己奔波的价值。于是每每看到被沉甸甸的蔬菜、水果勒的又红又肿的双手时,他满脸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