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B2B物流的价值重构

时间:2025-08-12

一.行业背景

零担市场的寒冬与跨越的逆势增长

2024年,中国零担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16万亿元,同比下降5.26%。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和货量下滑的困境,加盟制企业货量普遍下降20%-30%

然而,跨越速运却以237.2亿元的零担收入和25%的年均增速。寒冬中划出一道逆势上扬的陡峭曲线。连续四年稳居零担前三甲的成绩单背后藏着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生存智慧,更是B2B物流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的进化密码。


2.市场破局

在红海与蓝海之间开辟“价值航道”

2007年,深圳某电子企业因物流延误导致新品发布会推迟3小时,造成2000万元损失。这一场景成为跨越速运战略定位的原点——物流的本质不是空间位移,而是时间价值的创造。

当同期企业扎堆涌入C端电商件的红海厮杀时,跨越速运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聚焦B端企业的高时效物流需求。这种差异化选择在2024年显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电子、汽车等高端制造行业对零部件运输的“分钟级”要求,构筑起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护城河。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跨越服务的千万家企业客户中,92%为年营收超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其物流需求受消费市场波动影响显著小于电商件。

3.服务重构

从“运输商”到“供应链合伙人”的身份革命

2021年双十一物流高峰,当B端运力被电商件挤压得喘不过气时胡海建的一封公开信引发行业震动“全力保障企业供应链运转,限时未达全额退款。”这句看似冒险的承诺,实则道破B2B物流的核心逻辑-客户需要的不是单纯的运输服务,而是供应链确定性的保障。

跨越速运的服务体系构建,处处体现着对B端场景的深度理解

一、11管家服务绝非简单的人力投入,而是借鉴摩根大通私人银行模式,将客户需求拆解为17个行业维度、38个服务节点,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模板。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定制化JIT配送方案,库存周转率提升65%,这正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的转变。

二、24小时昼夜取派打破的不仅是时间边界,更是物流服务的传统认知。在电子制造业“7x24小时”的生产节奏下这种响应能力直接转化为客户的产能保障,使其KA客户留存率高达92%,远超行业70%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