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转型
国庆前,在深圳认识一北方来的新朋友,他们公司以前是医药行业卖TMS系统的,多年来,一直靠股东持续加码投资维持运营,好多药企都在用他们的TMS系统,他们在业内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公司周年庆,药监局的领导都会出席站台。
问题是仅靠TMS收的那点卖系统及开发、维护费啥的完全养活不了公司的一堆码农及运营、管理团队。一个正常的公司能够良性发展,不能永远靠股东或者外部的输血来活着。
痛定思痛。他们从医药物流业内挖来一著名职业经理人。这位大侠在业内有非常丰厚的人脉资源沉淀,过去曾经帮东家从年营收几百万、千把万做到近十亿。
这位大侠与老板闭门详谈,相见恨晚,统一思想,最终将自家的TMS系统免费提供给药企使用,但需要药企必须将物流业务分包部分出来。
经过三个月,这位大侠背靠更好的平台,拿下来几家知名药企保守估计5000万的物流业务。只要运作得当,来年的份额还会进一步扩大。
这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一直在出差,每月至少22天在外面,营销营运一肩挑,不仅谈业务,还梳理承运商、落地配等资源,同时还在搭建物流管理的团队,忙得不亦乐乎。
初次见面,感觉气场强大。过往职场我们团队成员也有非凡的经历,不少大的项目落地,自认为做市场开拓也不错。但比较起来相形见绌。
这里面,对于公司老板来说,找对了得力干将;对于这位大侠来说,找对了平台,老板信任,能更好的将自己的资源沉淀变现;对于公司来说,及时转型,用TMS系统作工具,用物流业务来更深地绑定用户,既有数据资产,又有营收变现,将公司的资源、资产更好地落地,未来在医药物流这个细分领域进一步拓宽生存空间。
二、“向西”、“向下”
疫情三年,疫后复苏缓慢,并未达到疫情,多少人大干一场的宏图败于现实,行业愈发内卷,不管快递、快运、还是专线、落地配,很多从业都很迷惘。
出路在哪?未来去往何方?
很多人都在思考。
10月6日晚,又一期的零担夜话。直播间里有一位铁粉连线分享,他说,过去因为找工作不顺畅,于是创业成了老板,这些年,传统三方、快运网点等都不少干,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这两年越干越难。原来利润丰厚的项目干成薄利,原来暴利的网点现在内卷成亏损的大有人在。
于是他想,回老家贵州去创业,此时刚好有个机会,与那边做网点首屈一指的好友联手,发挥自己做市场的优势,看可不可行?
恰好前些时候有一行业大伽电话里探讨,他从身边的创业例子里归纳,说未来物流人,“向西”“向下”或是方向,从沿海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经过血腥拼杀里能杀出一条血路的人,携经验、人脉、认知、资金等优势到中西部去复制一遍,类似于中国的电商出海,先到东南亚,再到非洲等地copy,其中最重要的认知代差可以帮你拥有辗压的竞争优势。
所谓“向下”,从一级城市到四五线城市去,从省会城市到相对有潜力的县、镇去,尤其是有货量的产业带去,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行动力
不管是经营方向的转型,还是到中西部去、到县镇去等转向,一定得选对时机,选对地域、选对合作对象。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执行力也会帮你拉开与同行的距离。这些年做自媒体,看过太多的人有理想,今天想一出,明天想一出,而且好些想法都非常完美,但后天,甚至后年再看,那些哥们还在原地不动。
也许是勇气欠缺,也许是条件不齐备,然后想法仍然是想法。
既有想法又有勇气去践行的创客还是特别值得佩服与欣赏的,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勇者,好些人成了英雄,被多年膜拜。好多时候,庸者在想,我与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于是感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关键是人家不仅想了,而且做了,不仅做了而且成功了,至少在行动力上你就差人家一大截。
人生短短几十秋,从业短短三十年,长吁短叹也是一生,不如行动起来,至少留下美好而无悔的从业经历不是更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