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云南省发布《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高原无人机免费测试、补强产业关键环节、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制定高原无人机标准、打造低空文旅新业态等15方面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这些措施旨在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推动无人机技术在高原环境下的应用和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近日,江苏省、贵州省、四川省、广东省等多地加码布局低空经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吸引无人机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7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提到,截至2024年底,我国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了22个;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的建设在持续加强。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航空运输能力,还为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全国各地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也显著提升,涵盖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制定及标准完善等多个领域。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法规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正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低空经济发展的生态系统,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国多个地区都在构建低空飞行管理体系方面取得成果:浙江省公安机关建立健全无人机基础管理、防御反制等体系,探索构建全域全息低空感知网,逐步形成“天地一张网、治理一盘棋”格局;江苏江阴通过“警务+政务”统一无人机平台,整合无人机资源,实现城市治理低空联动“一网统管”。
在浙江,无人机基础管理体系建设不仅包括了无人机注册登记、飞行计划申报等常规管理措施,还引入了先进的无人机追踪技术和实时监控系统,确保每一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都能被精准记录和分析。防御反制体系则配备了多种反制设备,如干扰器和捕捉装置,以应对可能的无人机非法入侵或恶意操作。全域全息低空感知网利用高精度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实现了对低空区域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为低空飞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江苏江阴的“警务+政务”统一无人机平台,不仅整合了各类无人机资源,还集成了多种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使得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该平台能够实时监控城市各个角落的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大大提升了城市治理的响应速度和效率。通过这一平台,江阴市政府实现了低空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了无人机在城市巡逻、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应用。
孟繁迁指出,军方、民航部门、公安部门和地方政府是各地空域管理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低空综合管理平台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建。要实现低空领域的“安全可控、开放有序”,需构建覆盖技术、法规、管理、服务、教育的全链条保障体系,形成“监测—审批—监管—应急—共治”闭环。在技术层面,需要不断研发和升级无人机及其配套设备,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在法规层面,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在管理层面,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服务层面,要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使用无人机;在教育层面,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低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